浙江视窗 > 资讯 >华浙教育科技研究院与乳源瑶族自治县共建瑶医药全产业链与人才培育体系

华浙教育科技研究院与乳源瑶族自治县共建瑶医药全产业链与人才培育体系

2025-07-27 22:07:55 来源:互联网 阅读:-


7月24日,杭州星光城市发展集团副总裁、华浙教育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毕智刚率考察团赴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开展民族医药产业专项调研。韶关市禁毒协会会长、韶关浙江商会会长张云,乳源瑶族自治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陈小可,县工信局副局长赵李,县中医药发展中心主任赖兴荣等领导陪同考察并出席座谈。政企双方围绕瑶医药文化传承、全产业链构建及现代化转型展开深度对话,达成多项战略合作共识,共同擘画民族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实地探访:生态赋能产业,文化浸润根基



考察团首站走进乳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地调研四大产业区规划布局,重点考察大健康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政策扶持情况。毕智刚一行详细了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入驻情况及“生态+产业”融合模式,对乳源坚持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的理念给予高度评价。


随后,考察团深入乳源“瑶医瑶药文化街”,与民间瑶医展开面对面交流。瑶医现场展示的针灸、药浴、推拿等传统疗法,以及手工制作的瑶药制剂,令考察团深刻感受到民族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毕智刚表示:“瑶医药是中华医药文明的活态传承,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治未病’的预防理念,对现代健康产业具有重要启示。”


政企对话:政策引领发展,创新驱动转型



当日下午,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考察团举行专题座谈会。陈小可副县长对考察团表示热烈欢迎,并全面介绍了乳源民族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成果及未来规划。他指出,乳源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瑶医瑶药资源,已初步构建起以民族医药为核心、文旅康养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当前,《乳源瑶族自治县瑶医药发展条例(草案)》正加速推进,政策支持力度将持续升级。陈小可强调:“期待与华浙教育科技研究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民族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毕智刚院长对乳源县民族医药资源禀赋与营商环境给予充分认可。他指出,民族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既承载着千年传承的文化基因,更蕴含着不可估量的时代价值。华浙教育科技研究院依托在教育培训、产业研究等领域的专业积淀,此前已与贵州关岭政府深度合作,成功打造可复制的“关岭模式”。此次乳源之行,正是希望将这一模式的成功经验与乳源本土实践深度融合,助力乳源构建民族医药创新发展高地,让千年瑶医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鲜活样本。


合作共识:育才夯基固本,强链赋能拓新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人才培育”与“产业生态”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人才工程方面,瑶医培训中心将承担起系统化培养瑶医药传承人的重任,通过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民间医师进行严格考核认证,形成科学有效的民族(瑶族)医生执业证书发放机制,为瑶医药传承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在全产业链布局方面,涵盖五大关键板块:一是成立合资公司搭建产业平台,统筹资源整合与市场化运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二是建设“民族医百医百馆”,打造集诊疗、养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医馆聚集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健康服务;三是规划万亩民族医药种植基地,构建标准化溯源体系,确保药材质量和安全;四是打造民族医药产业园与交易市场,形成产学研销一体化闭环,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五是开发“乳源民族医线上问诊平台”,融合 AI 诊断与远程医疗技术,打破地域限制,让瑶医智慧触达万千家庭,为更多人带来健康福祉。


此次考察标志着华浙教育科技研究院与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双方表示,将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为根基,共同推动民族医药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为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书写政企协同创新的时代答卷。



推荐阅读: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