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广西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保产险广西分公司”)长期以来本着“立足广西,服务八桂”的发展观念,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广西经济发展,积极为地方经济起飞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
近年来,该公司主动服务自治区推进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建设面向东盟金融门户等重大发展战略,通过多种扶贫方式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保障“三农”,助推乡村振兴;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加强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三农”发展的支持。
中国太保产险广西分公司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广西驻村扶贫、助学扶贫、保险扶贫等扶贫工作。自2016年起,该公司开展驻村扶贫工作,相继选派18名驻村干部驻扎共30个定点扶贫村,累计投入帮扶290万元。此外,分公司与广西教育厅联合开展贫困学生学平险捐赠活动,2019、2020年连续两年,在广西为1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提供免费的学平险保障,每年保障金额12.3亿元,年总保险费100万元。
面对新冠疫情,中国太保产险广西分公司充分发挥保险主业优势和协同抗疫精神,通过推动“非常时期,非常举措,太保服务新战疫”落地,积极推动“复工复产”保险服务方案,为社会各界提供良好的保险保障和支持。
首先,该公司向广西区内全体赶赴武汉的962名医护人员,赠送价值11.54亿元的专属团体保险,为医务工作者的生命安全贡献太保力量。同时,向全区37476名驻村扶贫干部赠送新型冠状病毒专属保险,每人保额20万元,有效化解脱贫攻坚一线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二是在全辖建立14个爱心救助站、400多人公益服务队伍,推出防疫消毒、线上问诊、免费网课、线上客服指南、门店防疫等服务,共服务283个社会单位、1万多人次,其中为40余所学校提供消毒服务。三是联合多方创新推行“政府+银行+保险”的“六个有保障”“安心复养”模式落地,全流程有力支持生猪复养。2020年,签订生猪活体抵押项目保单54笔,承保“两猪”2.82万头,撬动银行发放生猪复养贷款8472万元,有力支持“两猪”稳产保供,帮助养殖户解决融资难问题。
为着力提升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中国太保产险广西分公司积极探索和开展“保险+金融”服务模式试点,包括生猪活体抵押、保单质押、“牛保姆”项目等,进一步解决农户融资难的问题,促进金融资金投入农业农村,提高农业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精准性,撬动银行信贷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截至4月末,共计签订生猪活体抵押、“牛保姆”项目保单75笔,共计承保能繁母猪36960头,承保育肥猪8230头、肉牛2306头,成功撬动生猪复养贷款1.68亿元。
3月1日,该公司在陆川县落地太保广西首单生猪期货价格保险。首单承保生猪规模44吨,共400头生猪,保障金额127.6万元,为养殖户提供了收益风险保障,规避生猪养殖过程中猪肉价格下跌可能造成的收益下跌风险,把农户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分散到期货市场中,通过“保险+期货”创新模式,为养殖户提供了更为全面的风险保障。
5月19日,该公司在陆川县落地广西首单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险,最高保障金额从800元/亩提升到了1200元/亩。截至5月20日,已承保16605.49亩,承保农户9796户,保障金额1992.66万元。中国太保产险广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工作,是国家惠农政策的具体实施,有助于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助推乡村振兴的坚强保障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太保产险聚焦“因病、因灾、因学”三大致贫、返贫成因,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推出了全国独家首创的“防贫保”保险。2020年4月13日,广西首个“防贫保”项目在钦州市浦北县落地。该公司率先在全区实现“防贫保”扶贫创新模式,构建精准防贫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筑牢贫困发生的防线,为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保险支持。截至2020年底,“防贫保”项目已在浦北、马山两个县落地,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累计保障人群7.8万人,保额322亿元,累计赔款105.52万元,受益群众111人。
紧跟客户对服务的移动化、场景化、便捷化需求,中国太保广西分公司积极运用科技创新,加强“太·AI”“里程保产品”“e农险FAST”等AI智能运用推广,创新推出用车保姆、车管家、医管家、金钥匙、出险代步等服务,加快理赔服务向线上化转型,为客户提供当场赔、实时赔、自动赔、线上赔、掌上垫付等服务举措,提升理赔服务时效,让客户体验足不出户的理赔服务体验。
推荐阅读:旗龙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