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杭州迎来一场聚焦数字健康未来的产业盛会。以“聚势数字健康共同体·盛启邦年青产业盛宴”为主题的华东数字健康产业共同体启动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标志着在“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双战略引领下,一个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推动健康产业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深刻转型的产业生态平台正式落地。

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政府、产业、学术、科研、投资等领域的数百位代表,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与会嘉宾围绕数字健康、血管健康、生活方式变革、生态共建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擘画出一幅以科技赋能全民健康的新蓝图。
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经济与健康需求交汇的历史节点。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生命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会长唐祖玉在致辞中表示,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他指出,共同体高度契合“健康中国”所倡导的“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是推动“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方针落地的创新实践。

浙江省人民政府原副主席徐鸿道先生也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邦年青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探索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创新路径,鼓励其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华昇医药集团董事长、改革开放四十年医药产业功勋人物李邦良先生结合其50余年的行业积淀,深刻剖析了当前健康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指出,传统的“以治疗为中心”的模式如同“灾后救火”,而未来的方向必然是“提前筑堤防洪”,实现从“治病”到“防病”的根本转变。“企业的命运,必须与时代的脉搏、人民的期盼同频共振。”

李邦良强调。华东数字健康产业共同体以“创建一家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健康管理公司”为使命,提出了“让人们少吃药或不吃药”的朴素而伟大的目标。为实现这一愿景,共同体规划了清晰的实施路径,围绕数字技术、血管健康与生活方式三大维度展开系统性布局。
在技术层面,共同体致力于构建“数字健康新生态”,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穿戴设备等前沿技术,实现个人健康数据的实时监测、精准评估与前瞻性干预,推动健康管理从经验判断走向科学量化,真正完成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型。
在切入点选择上,共同体以前瞻性眼光锁定“血管健康”作为突破口。血管作为人体生命通道,其健康状况与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密切相关,市场潜力巨大。共同体将整合科研资源与数字技术,打造从早期筛查、风险评估到个性化干预与长期维护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撬动万亿级主动健康管理市场。
在生活方式层面,共同体以“传播健康”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与赋能者。通过社区运营、科普教育和个性化健康计划,将健康理念融入日常饮食、运动、睡眠与情绪管理中,推动“主动健康”成为社会新风尚。
为确保战略蓝图顺利落地,共同体在现场完成了组织、人才与资本三个层面的生态构建。在组织架构上,大会正式任命华昇医药大健康总经理陶新娟为执行主席,邦年青创始人冯才华为常务副主席,组建起强有力的核心领导班子。同时,共同体还特聘了包括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朱依淳、世界纳米透皮技术之父张伯科、顶尖财税专家龙瑞等在内的权威专家顾问团,为平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服务网络建设方面,现场,来自吉安、邵阳、丽水、嘉兴、南通、海口等全国多个城市的十余家分公司代表以及香港百年品牌保滋堂潘務菴等副主席单位与总部完成了战略签约与授牌,标志着共同体的线下服务网络迅速铺开,为后续服务落地出海奠定基础。




在资本路径规划上,投融资专家江旭林现场解读了邦年青的SPAC上市战略,为共同体描绘了清晰的国际化资本路径,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邦年青联合创始人高飞则详细介绍了产业人才培养与战略赋能体系,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邦年青创始人冯才华进一步明确了业务路径:以心脑血管养护为切入点,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健康服务生态,并宣布将于明年在杭州开设逾百家实体门店,展现出坚定的市场决心与执行力。

在活动市场环节,邦年青市场总裁马千一发布了极具吸引力的“领袖招募计划”,推出包括限时健康值返还、授予“区县服务中心”资格、与未来期权激励挂钩等一系列政策,释放出与合作伙伴“共建、共享、共荣”的强烈信号。现场签约气氛热烈,反映出市场对数字健康赛道及共同体商业模式的高度认可。

华昇数字健康产业共同体的启航,不仅是华昇医药集团战略升级的关键一步,更可能为整个大健康产业提供一种新的发展范式。它通过数字技术打破数据孤岛,连接产业链条,以开放平台整合顶尖资源,共同应对慢性病高发、医疗资源紧张、健康管理意识薄弱等社会挑战。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这一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不仅响应了国家战略的号召,更贴近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向往。它以科技为舟,以预防为帆,驶向全民健康的广阔蓝海,为“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提供了一条值得持续关注的创新路径。
推荐阅读:
(正文已结束)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




